物联网百科
- 智能滴灌系统
- 2024-09-27
- 智能喷灌系统
- 2024-09-27
- 畜禽养殖监控系统
- 2023-11-17
-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 2023-11-17
- 物联网水产养殖环境监...
- 2023-11-17
- 农产品追溯系统
- 2023-11-17
- 大田种植环境监控系统
- 2023-11-17
- 现代农业监测系统
- 2023-11-17
- 生态观光农业监测系统
- 2023-11-17
- 农业数字化管理系统
- 2023-11-17
聚焦农业
- 吉林省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工作综述发表日期:2018-01-24 来源:托普物联网 浏览次数:2643次年初以来,吉林省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农民增收作为核心目标,攻重点、抓亮点、补短板、建模式、强政策,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大支柱”建设,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硕果累累。
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实现新进展
粮食产能稳定生产结构优化。在去年基础上继续调减籽粒玉米221.10万亩,增加水稻50万亩、大豆88.76万亩、杂粮杂豆27.39万亩、花生12.61万亩、粮改饲20万亩,蔬菜、薯类、中药材等22.34万亩,两年累计调减553.68万亩,超额完成调减任务指标。据调查评估和专家预测,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粮食总产量再次突破700亿斤。全省粮食综合产能正常年景下稳定在700亿斤的阶段性水平。
棚膜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期。今年,全省设施农业种植面积新增32万亩,累计达到146万亩,同比增长28%。全省园艺特产业总产值将实现1750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人参、食用菌产值都有较大提高。园艺特产品加工产值实现900亿元,同比增长15%。
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向好。启动实施《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等项目建设,5年来共投入初加工设施建设财政补助资金2.2亿元,建设储藏窖库4400座,增加储藏、保鲜能力33.44万吨。今年,玉米加工业重点企业满负荷生产,加工量增长20%,平均利润增长近1倍。预计农产品加工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600亿元,同比增长7.5%以上。
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突出龙头企业培育,实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敞开认定,预计到年末,龙头企业发展到5700个。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突破530户,超亿元企业发展到280户;省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00亿元,实现利润120亿元。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发展到857个,其中国家级示范村镇达到61个。
休闲农业蓬勃发展。培育休闲农庄、农场等休闲农业龙头,带动农家乐、林家乐和渔家乐等加快发展。今年建设试点示范农村三产融合整体推进县6个。截至目前,培育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1个、示范点15个、全国最美休闲乡村20个、三星级以上示范企业35个,预计营业收入有望达到85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
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继续整合省发改委千亿斤粮食工程项目,省国土、省农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两年累计投资63.9亿元,在14个地区率先安排建设任务414万亩。今年安排建设任务215万亩,其中高标准水田86.5万亩,高标准花生、大豆、高粱、葵花、马铃薯等特色作物基地85万亩,玉米高标田43.5万亩。力争年底前全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农机装备建设继续加强。争取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048亿元。在九台等10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全程机械化示范区130个。累计推广保护性耕作2853万亩,完成深松整地作业6328万亩。安装应用远程电子监测设备5000余台,监测技术覆盖27个县(市、区),监测作业600余万亩。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比全国高20个百分点,处于全国第一梯队。
科技支撑能力稳步提升。基本实现化肥施用量零增长、农药施用量负增长。测土施肥粮食主产区全覆盖、手机信息化服务全覆盖。实施农田灭鼠1600万亩、生物防螟3340万亩、航化作业300万亩。“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发展到5家。榆树等4个县份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扎实推进,年底前完成为期3年的试点任务。
五区三园建设陆续启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有序推动。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在长春市和8个县启动创建,舒兰市和通化县被确定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扎实推进。
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重点,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
规模经营稳步推进。土地流转面积2366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37.56%,从事种植业的新型经营主体达到16.8万户。建设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881个,覆盖县乡村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制定全省统一标准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建立工商资本租赁农地备案制度,引导农村土地流转纳入到各级平台。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示范县创建活动,选择11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德惠市等16个县(市、区)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示范县创建。
农业信息化加快发展。基本完成农业卫星数据云平台建设,整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新增标准化信息服务站7362个。建成省级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开发了玉米、水稻、设施蔬菜、人参和杂粮杂豆五个产业物联网技术服务系统。全省共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点90个,可实现包括视频数据在内的15项数据的采集分析和预警处理。推广应用“易农宝”手机客户端用户51万户。12316信息服务每年为全省农民减损增收15亿元左右。开展农资下乡和农产品电子商务试点,开发建设吉林省好汇购农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电商销售各类农产品20.42亿元,其中开犁网累计交易额达到2.53亿元。
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加大。推进吉林大米、长白山人参、吉林杂粮杂豆、吉林长白山食用菌、吉林玉米和吉林优质畜产品等六大“吉字号”品牌建设。启动梅河大米、松原小米、扶余四粒红花生、双阳梅花鹿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黄松甸黑木耳等5个区域公用品牌被评为“2017年最受消费者喜爱的百个区域公用品牌”、长白山人参等4个区域公用品牌被评为“2017年全国百强区域公用品牌”。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建设,经质监部门颁布的农业地方标准500多项。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蔬菜、水果和食用菌合格率分别为97.8%、100%、100%。全省“三品一标”认证数量达1900多个,监测面积达1150万亩。创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县6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9个、省级安全县11个,创建蔬菜、水果标准化示范园500多个。农资打假和农药专项抽查成效明显。
三大体系建设的强力推进,使吉林省农业农村活力动力明显增强,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392.9元,同比增长5.7%,实现了农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目标。与此同时,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农村改革深入推进,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来源:新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