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百科
- 智能滴灌系统
- 2024-09-27
- 智能喷灌系统
- 2024-09-27
- 畜禽养殖监控系统
- 2023-11-17
-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 2023-11-17
- 物联网水产养殖环境监...
- 2023-11-17
- 农产品追溯系统
- 2023-11-17
- 大田种植环境监控系统
- 2023-11-17
- 现代农业监测系统
- 2023-11-17
- 生态观光农业监测系统
- 2023-11-17
- 农业数字化管理系统
- 2023-11-17
物联网百科
- 无人农场发表日期:2023-10-20 来源:托普物联网 浏览次数:29234次
一、无人农场概念:
无人农场是以各种高新技术实现智慧化、无人化生产的农场,采用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农场设施、装备、机械等远程控制或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自主作业,完成农场所有生产管理任务,是一种全天候、全过程、全空间的无人化生产作业模式。
二、无人工农场发展的三个阶段:
1、传统劳动力或人不进入农场,但是需要人力进行远程控制的无人农场。
2、演变为无人值守的农场,只保留一台无人机,虽然在农场内看不见人,但是实际上后面有4个人在远程操作这台无人机完成作业。还可以争取单人操作,尽量减少操控人员的数量。
3、当人工智能发展到高级阶段,所有的作业便可由高级的无人系统自主决策指挥机器完成,也就是说,机器本身知道何时下地干活,何时回车库,所有的作业均由机器完成。
三、建设无人农场的四大关键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人。
1、物联网技术:物联网主要解决的是农业作业环境的感知、通信问题。所以,物联网的核心就是“云网端”:云是大脑,网就是各种通信,如5G、无线网络、卫星通信、北斗系列的各种通信方式。
2、人工智能:虽然现在仍然只能叫“初级人工智能”,即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这让机器拥有了人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控制的策略,甚至比人还精准。通过模拟人的思维进行科学准确的决策,再给装备发送指令,从而进行精准的控制。
3、机器视觉:相当于机器人的眼睛,它对作物长势、动物行为会进行一个判断,即通过视觉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结合,让机器对动物和植物进行一次精准的判断,然后对其营养或饲料投喂进行精准配给。这便是种植或养殖的核心技术。
4、装备集成:除了无人机、无人驾驶和挤奶机器人等农业机器人相对成熟以外,国外的蔬菜、水果分拣包装机器人也比较成熟了。现在农业机器人任务中比较困难的是蔬菜的收获,目前欧洲、日本农场也未能实现智能化采摘。所以,这方面目前尚有诸多挑战。
四、无人农场的发展意义:
无人农场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标志,代表了未来智慧农业的方向,为我国农业转型发展,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路径。
五、无人农场的七个主要类型:
无人大田农场、无人果园农场、无人温室农场、无人猪场、无人牛场、无人鸡场、无人渔场
六、发展无人农场的优势:
(1)生产效率高、质量高
通过机器换人,传统劳动力变为了高度智能化的机器人,无人农场管理系统摒弃了纯经验式的耕作模式,使农业劳动力要素彻底改观。特别是农业机器人具有不知疲倦、反应快速的先天性优势,适合进行高强度的具有工业化特点的农业生产。
低强度工作要求为机器人让路。机器人是无人农场劳作的主体,人不再从事农业,或者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管理的时间大大缩短,只需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工作强度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农业机器人效率高、质量高,还能有效避免化肥、农药等化学物品对人体的危害。
(2)作物抗风险能力高
农业高风险、低利润的产业特性较为突出。而无人农场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调控农作物生长环境,使其更好地满足作物生长需求,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利于实现农作物的高产稳产,抗风险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更好地吸引资本进入。相关阅读: